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甘南草地地上部生物量遥感监测模型
王静,郭铌,王振国,李小媛
J4    2010, 28 (2): 128-133.  
摘要1318)      PDF(pc) (564KB)(996)    收藏

利用2007年和2008年16d合成的250mMODIS植被指数产品和地面调查资料,分析了甘南草地地上部生物量同光谱信息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甘南草地地上部生物量遥感监测模型,继而估算了2007年和2008年甘南州及各县草地地上部生物量。结果表明:在牧草生长的主要时间里,草地地上部生物量同植被指数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尤其与地面调查同期(8月中下旬)的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达到0.782。利用EVI建立的三次多项式模型模拟结果明显优于其它植被指数,能较好地模拟草地地上部生物量。2007年甘南草地地上部生物量平均为5610kg/hm2,2008年为5605kg/hm2。与2007年相比,临潭、卓尼和迭部县地上部生物量略有增加,而合作、玛曲、碌曲、夏河和舟曲县则有所下降,以舟曲县下降最为明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火箭增雨效果雷达回波分析
孙旭映, 王劲松, 王静
J4    2005, 23 (3): 39-41.  
摘要1474)      PDF(pc) (81KB)(1652)    收藏

利用200年6月12日甘肃省永登县雷达观测对流云的加密资料,选取了2次相似对流云过程分别作为目标云和对比云,探讨了目标云作业前后较对比云雷达回波有关参数的显著变化,并结合地面雨量点观测资料对地面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目标云在降水、生命期特征、回波垂直特征参数变化方面,表现出作业前后较对比云存在明泉差异,目标云作业40 min后地面产生0. 6 mm降水,而对比云则从新生发展到减弱消散阶段经历较短的时(30 min),地面并无降水产生,从而推断本次人工增雨达到了一定的预计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